当前位置: 首页牵头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是国家成立最早的综合性海洋渔业研究机构。其前身为“农林部中央水产实验所”,1946年8月筹建、1947年1月正式成立于上海,1949年9月迁至青岛。依隶属关系变迁,先后被命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水产实验所”“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水产实验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1982年改为现称。

  建所70多年来,黄海水产研究所紧紧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这一中心任务,在“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种子工程与健康养殖”和“水产加工与质量安全”等领域取得了30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其中国家级奖励44项,为我国海洋渔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渔业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明了海带自然光育苗法,为我国海带养殖业的大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对虾养殖大国;首创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工厂化养殖新模式,掀起了以海水鱼类为代表的中国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化浪潮;开拓了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大海洋生态系研究,为中国渔业科学与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和生态系统水平海洋管理基础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奖励22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等。授权专利670余件。以第一完成单位培育出水产养殖新品种14个。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200多篇,出版专著百余部,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渔业科学进展》(其前身为《海洋水产研究》,2009年改为现名)。

近年来,黄海水产研究所面向世界海洋渔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率先提出了“碳汇渔业”新理念,发展了碳汇渔业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将海水养殖由传统产业提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首个比目鱼类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谱绘制,为我国在水产基因组学技术领域领跑世界奠定基础;建立并已经产业化推广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IMTA)引领了世界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水产养殖容量管理制度是解决水产养殖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重大举措,在世界上具首创意义;为我国第一个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实施计划—《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务院第一个海洋渔业文件—《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指导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文件的形成提供基础性支撑。

现有在职职工40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6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100余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博士后已达百余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3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3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18人,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全国农业(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1人;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7人、青年专家2人;农业农村部或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9人,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2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13人;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2人,市科技功勋奖1人,市政府特殊津贴4人,市突出贡献人才奖3人,市拔尖人才13人,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1人。拥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8个、中华农业科技优秀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水科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5个。

科研基础设施齐全。拥有目前国内设施设备最先进、吨位最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3000吨级),1000吨级海洋渔业资源科学调查船“北斗”号、300吨级近海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船“中渔科102”号和100吨级近岸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船“中渔科101”号等四艘渔业科考船。建有海洋渔业科学研究中心(琅琊基地)、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即墨基地)和鲆鲽鱼类遗传育种中心(海阳基地)等三个科研基地。拥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水产种质与渔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黄海水产研究所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理事单位之一,牵头组建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共建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拥有国家发改委海水养殖装备与生物育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科技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

黄海水产研究所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国家外国专家局对虾良种繁育技术引智基地、农业农村部“一带一路”海水养殖技术培训基地和科技部海洋渔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白斑综合征参考实验室、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参考实验室,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络(NACA)水生动物健康资源中心等15个国际合作平台。

黄海水产研究所拥有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极地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等4个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等6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青岛市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市极地渔业资源开发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市级科研平台。

黄海水产研究所始终秉持“爱岗敬业、团结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和“创新、求实、团结、奋进”的所训,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创新型研究所为新时期奋斗目标,推动渔业绿色发展,解决好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矛盾,努力在服务海洋强国与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征程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