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内资讯

新闻动态

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葡萄牙牡蛎四倍体速长新品系选育

及产业化推广应用获重大进展


近日,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喻子牛研究员团队,在葡萄牙牡蛎四倍体速长新品系选育及产业化应用方面获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在应用新型诱导技术成功建立葡萄牙牡蛎四倍体群体后,开展了四倍体的持续3代选育,获得的选育系在生长率、存活率和倍性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成功应用到了三倍体牡蛎苗种产业上,获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水产领域专业期刊Aquaculture。

葡萄牙牡蛎,又称福建牡蛎,是我国产量最高的牡蛎经济种,是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的重要贝类养殖种类,2022年其产量约为240万吨,约占全国牡蛎产量的38.96%,但常规养殖的二倍体因个体小、品质差、等导致产值效益较低。推广养殖三倍体是解决其产业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是规模化生产三倍体的最优良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因此,四倍体良种直接关系到牡蛎种业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团队在成功构建新型四倍体诱导方法和四倍体稳定群系构建技术的基础上,连续3年持续开展了葡萄牙牡蛎四倍体的选育工作,获得了葡萄牙牡蛎四倍体优良选育系。

此前,国内尚没有关于葡萄牙牡蛎四倍体持续选育和产业化应用的报道。该研究对四倍体选育组和未选育组的相关性状(生长、存活、性比、倍性组成和优势率)进行了持续3代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选育组的生长显著快于未选育组,壳高的选择优势由S1的7.80%提高到S3的34.68%;(2)选育代数的增加并未对存活率产生显著影响,选育组和未选育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3)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选育组中染色体丢失的四倍体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其倍性组成更加稳定;(4)选育组是完全可育的,呈现雄性比例高和雌雄同体比例高的特点。上述结果表明,研究成功培育了一个葡萄牙牡蛎四倍体的快速生长新品系,并且为四倍体牡蛎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基础和依据。研究团队进一步把四倍体选育系应用到了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的产业化推广上,显著提高了葡萄牙牡蛎的养殖效益和三倍体良种覆盖率,在华南沿海获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明显提高了牡蛎育种和养殖企业的效益,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水产种业振兴做出了有效贡献。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484862400588X

图片4.jpg

 

图 1 葡萄牙牡蛎四倍体选育的技术路线图

图片5.jpg

 

图 2 葡萄牙牡蛎四倍体持续选育3代的生长、存活和全重比较

图片6.jpg

 

图 3 四倍体倍性组成中各个倍性的流式检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