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海洋渔业生物科普基地积极参加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根据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原子能机构、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要求,2021年9月13日-15日,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海洋渔业生物科普教育基地采用科普展板和开放科普场馆的形式积极参加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海洋渔业生物标本馆主要保存种类为捕捞资源、养殖资源、珍稀与濒危生物和鱼卵仔稚鱼及其饵料生物等。渔业生物标本收集和保藏可以为海洋渔业资源分类、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提供实物资料和科学依据,同时为海洋捕捞和养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标本馆的参观,了解标本的制作方法、过程,及用途,了解海洋渔业生物的丰富多彩,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由于商业捕鲸活动,长期过度渔业捕捞导致的食物短缺,渔业活动造成的误捕误伤,以及涉海工程、海上养殖侵占大量栖息地等原因,黄渤海鲸类出现种数明显减少、出现频次明显降低。鲸类动物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以及顶级捕食者,是健康水体的重要指示种,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通过黄渤海鲸类研究与保护展,向公众宣传鲸类的分布特征、致危因素、保护意义及方法,增强保护意识。
本次活动对服务“双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走进科普基地,了解科学知识、感受科学氛围、树立科学思想,对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今后,我们将加强科普基地与学校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使科普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助力“双减”政策的实施取得实际成效。